投资、移民、教育、资产配置一站式服务平台!

咨询热线:

400-873-5099

首页>英国海外首席代表签证>最牛90后美女学霸,22岁剑桥!24岁牛津!

最牛90后美女学霸,22岁剑桥!24岁牛津!

类别:英国海外首席代表签证   发布时间 :2018-02-01    浏览人次 :7015

原本以为最强大脑里面的何猷君已是最强留学生了,没想到一位90后的留学生姑娘更是让小编体会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原本以为最强大脑里面的何猷君已是最强留学生了,没想到一位90后的留学生姑娘更是让小编体会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位姑娘叫做刘明侦,最近刚满28岁的她被任命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她也成为该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这位高颜值、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丰富的“女学霸”,继续刷新着“最年轻”纪录。


我们先来看一下刘明侦这开挂了的履历: 

18岁进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学习

21岁以全系第一名毕业

22岁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

23岁《Nature》发表论文

24岁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

25岁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被聘为教授

26岁入选国家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

28岁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最年轻副院长

……


过人的才华,开挂的留学生涯

刘明侦2008年进入了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of Bristol)电子电气工程专业学习,大一获得Top5奖学金,大学连续三年期末考试专业排名全系第一,毕业设计年级第一,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2011年以全系第一名毕业并获得一等学位;随后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工程院读研究生,并于2012年获得荣誉硕士学位。

她热衷于参加各类课余活动。2012年曾与6位专业背景不同的剑桥大学同学组队,参加了全英高层次创业大赛。他们设计的以KTV模式经营厨房的商业项目获得了大赛的创新项目金奖。

2012年9月刘明侦进入牛津大学读博士。在读博期间,她的研究课题是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的研究。“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5年,为了抢时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实验,钻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刘明侦说,“到2013年4月底终于实验成功了。”从研究材料到发表论文,她仅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抢在了本领域的最前端获得研究成果。


她在《Nature》正刊上发表的文章,完全摒弃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结构,利用真空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高效的平面异质结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为该电池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认识。仅三年时间,Google学术目前引用量已超过2700次,成为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内他引次数最高的三篇论文之一。美国《科学》杂志社、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都以大篇幅报道重庆女孩刘明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学术论文。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Nature》。《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与《Science》齐名,具有世界级权威。在《Nature》发论文很难,即使在北大清华,一个教授能发表一篇nature,都是很值得庆贺的事情。很多顶级教授,工作了10多年,才可能发表一篇nature论文,而更多的是一辈子都摸不到这个门槛。

23岁的刘明侦便成为在《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川渝情结,回家乡执教

2015年10月10日,刘明侦正式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与该校签订协议到微固学院工作。刘明侦说,作为重庆人,一直有浓厚的川渝家乡情结,她愿意放弃在英国的职位回到中国,来到电子科技大学,下定决心要为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尽自己的力量。


在电子科技大学,她迅速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多个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和重点学科集中研究推进新型太阳能电池及相应材料在其他光学器件上的应用,帮助国内传统太阳能产业实现“瓶颈突破”。


在此期间,刘明侦几乎天天都钻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潜心科研。2016年3月,刘明侦凭借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入选了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另外,通过半年时间准备筹谋,她又于2016年7月牵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这一中心成为连接电子科技大学化学相关的优势团队与学科的纽带,使化学与材料、能源、电子等热点方向强强联合,助推电子科技大学化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前1%。 

2018年1月,刘明侦通过了组织考察和干部任职公示,正式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副院长,也是该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

成功秘籍:优秀没有捷径,全靠积累

刘明侦成功秘籍是什么,她曾和同学们讲述自己在英国求学的经历,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出国留学经验及成功秘诀。 

“我很难用一个简单的PPT来讲述自己这些年在英国的留学岁月,因为生活是零碎的。我只能通过自己的只言片语尽量让大家了解到,在国外留学的确是一个苦乐并存的经历。”

刘明侦回忆起初到英国的点点滴滴: 

生活上,她要自行料理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 

学习上,初次面对复杂的实验课程,有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吃力;

文化差异与陌生、孤独感涌上心头。

“既然下定决心,就不能放弃。既然选择了出国这条路,就要以毅力和恒心坚持走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才逐渐转变对于英国的一些看法,努力去适应,去改变。“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对一个国家由厌恶到接受,再到欣赏,这样的转变正是留学生涯的魅力所在。”

刘明侦还特别提到了与国外老师的相处方式。“在英国,老师很重视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各国学生的包容性很强。在学术上与老师加强交流和沟通,才会更有效地提高自己,因为科研是要通过互相交流才能产生火花。”她鼓励学生在科研道路上多提问,多与导师开展有益的探讨。

“做最好的自己,这是大家心中应常有的信念。”

对于一些学生对自己发展方向迷茫的问题,刘明侦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学习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现在的每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才会有实力去突破更多的挑战。”

另附刘明侦演讲:

在电子科大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刘明侦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致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女神教授寄语新生的90后宣言吧!


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叫刘明侦,很荣幸能代表老师们发言。首先祝贺大家通过层层选拔来到电子科大,欢迎你们加入成电这个大家庭!

在座的同学们大都应该是98、99年出生的,我是90年的,和大家一样,都是90后的一代。想起来,我已经比同学们大了近十岁,这十年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距,更是我们国家一日千里的变化。当初有些习以为常的事,现在看来却很荒谬。比如在我出国留学时,不少人认为出国是值得炫耀的事,而能在国外定居,更是人生赢家。而现在,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海归的就业压力也渐长。这是因为在十年前,国内多少还处于对欧美事物过度崇拜的阶段,觉得国外啥都好。然而在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飞速发展和祖国为青年人提供的强大支撑,这样的国力和机遇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很多人说我运气好,是的,我运气非常好,一路走来遇到了好父母、好老师;在成电遇到了好领导、好同事、好团队,但更重要的是,我遇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相信只要足够努力,便有机会成功。我们有幸生在今天的中国,有幸站在成电的校园里,有机会得到最好的教育。当我们享用了足够的教育资源,社会资源和国家资源时,我们不仅要回馈家人、学校、国家,更要承担起我们这代人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在准备这次报告时,我就在回想,当我像你们一般大的时候,在想什么?翻箱倒柜,我在当初一本英语词汇书的扉页上,发现自己竟写着:“努力奋斗上剑桥!”我没想到,自己居然在10年前就立志要考剑桥——要知道“读剑桥”这三个字对于当时还在一所国内普通高中的我而言,不能称为理想,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说,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梦就更不会实现了。人们常说,现在你的状态决定三年后的你。大学是一个最容易拉开差距的阶段,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而到达的是不同终点。路是自己的,走哪条,怎么走,都有理由,但走在这条路上就得有理想有追求,任何一件事,只要我们认清它是正确的,不管多难多坎坷,都应该坚持,因为坚持做对的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实现,不忘初心,便方得始终。

今天站在这里看着你们,使我想起自己来到成电的第一天,面对新环境,兴奋,紧张,还有些迫不及待。其实我常被问到为什么选择成电?我想,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信任”。2015年,在我还是一个刚毕业的黄毛丫头,学校就给予我极大的信任,让我有了平台开始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让刚满25岁的小姑娘来独当一面,可以想象,学校会面临多少的关注和压力,又需要有多大的包容和勇气。说实话,那时候我面临着许多从未触碰过的挑战,搭平台,建团队,熟悉国内科研环境等等,每天都在操心各种琐事,会焦躁,会失眠,还会哭鼻子,甚至想到过放弃。然而我反复告诉自己,这世上唯独不可辜负是爱和信任。学校给了我充分的信任,我也更应该相信自己的选择。一年多来,实验室从无到有,我也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下,和我的团队一起成长。今天,你们也和我做了同样的选择,来到成电开始新的生活。面对每一段新的生活,我们期盼欢笑和激情,也免不了会有困难和痛苦,但我们始终要记得这份信任,对自己,对学校,对未来!

前几年曾经流传过一个说法,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现在,90后已经逐渐走向社会,开始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新兴力量。我们这一代不但没有垮掉,反而在为国家的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从今天开始,从成电的校园里开始,用我们对时代的担当,用我们对梦想的坚持,用我们对未来的选择,让历史这样记住我们90后,那曾经被认为垮掉的一代,最终将成为中流砥柱!

标签: 90后美女学霸剑桥牛津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