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移民、教育、资产配置一站式服务平台!

咨询热线:

400-873-5099

首页>香港优才计划>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难道是为了取代香港(一)?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难道是为了取代香港(一)?

类别:香港优才计划   发布时间 :2019-09-17    浏览人次 :3203

中央重磅意见: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特区”到“示范区”,深圳再次被中央委以重任!为什么深圳又中选了?

点击下载PDF报告:《香港优才计划申请提升通过率必读》

那深圳凭什么呢?

这里有新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第一个经济特区,首开“公开招聘干部”的先河,最早试行劳动合同制,最早创办社保机构,最早实施工程招标承包,最早开始土地拍卖,诞生了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商业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第一家律师事务所……

按照新华社的统计,40年来深圳创出了近千个“国内第一”,这里的“第一”说的不是最多最大,而是最早最先。相比之下,GDP从1.96亿增至2.42万亿,只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另外,深圳有两样特别突出的优点:包容和创新!深圳非户籍人口占比重65.1%,每年有50万外地人涌入,而且这个城市平均年龄只有33岁,六成以上都是单身奋斗的年轻人。正因为年轻人多,包容性强,给予了这个城市无限的创新空间。

深圳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7.3%。远远超出北京和上海。华为、腾讯、中兴、比亚迪、富士康、华强北……还有各种外界不熟知但业内大名鼎鼎的科技企业。

所以深圳成为先行示范区,我们觉得理所当然,又寄予厚望,希望她像当年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那样,保持锐气,仍敢为天下先。

各项数据不如其他城市的深圳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像看起来那么显而易见。 首先,深圳不是中国GDP最高的城市,那是上海;也不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那是澳门;甚至不是中国内地人均GDP最高的城市,那是东营。

微信图片_20190917115948.jpg

其次,深圳不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最高的中国城市,那是北京——得益于高校和央企扎堆;深圳不是上市企业总市值最高的中国城市,那是北京——得益于央企扎堆;深圳不是世界500强总部最多的中国城市,那还是北京——得益于央企扎堆。 

微信图片_20190917115955.jpg

最后,深圳不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不是政治中心,不是文化中心,不是贸易中心。国家中心城市目前敲定了9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没有深圳。

中央发布的“意见”,背后的逻辑

在中央新发布的“意见”里,总共十九条意见,我们拣重点的来看。

1、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2、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3、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4、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

5、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6、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与人才住房制度。

第一条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将深圳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加大力度将深圳打造成去全球标杆城市,带领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

深圳改革开放之后,短短39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可谓是深圳人咬牙坚持下来的结果。华强北的山寨机老板,科技园里的程序员,坂田努力的华为人,水贝的珠宝商人,他们在面临转型的时候能够坚持,能够努力把握形势,最终缔造了深圳重新崛起的机遇。

现在深圳有优秀的通信企业华为、中兴,有互联网企业腾讯,制造业的康佳、创维,生物技术的华大,物流业的顺丰,能做电动车的比亚迪,制造业有富士康、中集,金融有招商、平安,地产有华润、万科等等。均是能站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型企业。

微信图片_20190917120012.jpg

产业强劲,促进经济繁荣,现在的深圳民营经济占比高达96%,人才吸附力位居全国首位,数据显示,以人民币比较,去年深圳市GDP高出香港221亿元左右,这是深圳市GDP首次超越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纵观这一切,深圳成为中国对外的世界窗口,当之无愧。

所以接下来,深圳会继续发扬创新优势,打造科技大城,并且如第四条所言,在金融领域更加开放自由,争取成为大湾区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国金融除北京、上海之外的又一支柱。

而在国际方面,如第五条,开始着力举办国际会议和赛事,这对打造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交往力层面,非常重要。

最后在人才引进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其中第三点和第六点,在政策上打开人才渠道,欢迎港台人才来深创业,港澳人才可直接享受“市民待遇”。不出意外,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还会建造大量“公屋”,以支持政策落地实施。

一旦人才渠道打开,未来“港人北上”将成为常态,而深圳无论在产业发展、人才交流还是文化共融层面,都将迎来新的格局。

从中央发布的“意见”中难看出未来深圳的地位,从而网上也有一些过度的解读。不少港媒认为,在香港反送中乱局未解之际,中共中央对深圳的发展新增了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目标,明显是为了准备取代香港而来。

深圳将取代香港,真的会这样吗?

标签: 深圳香港